"道貌岸然"是一个汉语词汉,读音为dào mào àn rán。"道貌"指的是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则是指高傲的样子。这个词组整体上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神态庄重、严肃,看起来一本正经,但实际上可能内心并不如外表那样正经,可能有不良的动机或者品质。
"道貌岸然"这个成语出自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在这里,“成”穿着黄巾,显得非常庄严正经。
在使用时,"道貌岸然"可以作为谓语、定语和状语,主要用于讽刺那些表面上装作正经、实际上却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不良动机的人。此外,它还有一个近义词"一本正经",但两者含义有所不同。"一本正经"更多的是形容表情、脸色上的庄重,而"道貌岸然"更多是在强调内心的虚假和高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