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被誉为波动力学的创始人。他出生于1887年8月12日,逝世于1961年。薛定谔在维也纳大学完成了他的学业,并在那里获得博士学位。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曾在多个大学任职,包括苏黎世大学、柏林大学和格拉茨大学。
薛定谔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除了在物理学上的贡献外,他还涉足了分子生物学。他的科学成就有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他在量子力学的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在波动力学方面的建立;二是他对原子理论和统计力学的贡献,其中包括提出薛定谔方程,这成为了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定律。此外,他还因发展了原子理论而与狄拉克共享193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薛定谔的思想实验,如薛定谔的猫,也是物理学史上的重要一环,它展示了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本质。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通过设想一只猫同时存在于生与死的状态叠加中,从而揭示了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学的根本区别。
在个人生活方面,薛定谔的父亲是一名油布和防水布工厂主,而他的母亲是维也纳科技大学的教授。他自幼对自然科学和数学感兴趣,并且在维也纳大学接受了系统的物理和数学教育。薛定谔还因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科学研究表现以及在和平时期对艺术的贡献而受到赞誉。
在他的一生中,薛定谔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事服务和对纳粹政权的抗议。尽管面临挑战,他依然能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卓越的成就。晚年,他回到了奥地利,最终在1957年因重病去世,享年70岁。